对人民币未来的趋势的展望有哪些?

2024-04-27

1. 对人民币未来的趋势的展望有哪些?

RMB的未来  其实取决于能否抓住战略转折点
 
米元之所以是世界货币  是因为美联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  当然这个只是经济因素  其实真正的美元支撑在于美国的军事力量(这个大家都懂)和金融手段(这个看看高盛怎么搞残美元的)
 
RMB的国际化战略转折点在于2个方面
1、能否利用当下 美国退出QE的档口 在被打压的黄金处于低价的时候  获得大量的黄金储备   来形成RMB作为国际货币的最基本的信用背书   可以理解为RMB国际化的盾牌
2、 能否实现军事力量或者科研实力的跨越式发展,比如充分利用周边复杂局势 激发广大青年英才报国之志 获得大批优秀人才(不被米国招安) 或者在核聚变等尖端技术取得独占成就   作为RMB国际化的长矛
 
这两点缺一不可 
更多具体  欢迎私聊

对人民币未来的趋势的展望有哪些?

2. 人民币汇率的发展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 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 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此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银行开展做市商服务,包括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行、中信、招商、兴业4家股份制银行以及花旗、渣打、汇丰、荷银以及蒙特利尔5家外资行在内的总共13家银行获得了首批人民币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币做市商开始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200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号)规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以下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有交易员认为,人民币汇价大跌,主要是由于隔夜美元大涨,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浮动所致。美元指数11日强势反弹,上涨1.94%。在美联储承认经济复苏状况不佳之后,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贸易赤字意外扩大及亚洲经济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加重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状况的担心情绪,避险资金再度青睐美元。2007年6月19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连续升值将近2%。9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上升0.1%至一美元兑6.7079人民币,创造了1993年汇改以来的最高值。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国际美元走强,除投资者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忧虑外,欧元区各种利好因素释放殆尽后的投资者回补美元头寸也是美元走强原因之一。而12日人民币中间价低开,体现了人民币汇率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双向波动的特征,体现了央行重启汇改的意图。 2010年,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于当地时间9月15日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听证会,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企图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听证会今天将出结果,外界普遍关注国会会否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法案。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在听证会上发言时表示,人民币依然被低估,不排除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可能。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4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0元,1欧元对人民币9.634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7.971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3639元,1英镑对人民币10.8130元,1人民币对林吉特0.45655林吉特,1人民币对卢布4.2311卢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5。 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91,首次突破6.40整数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而单日涨幅亦扩大至176个基点,再度刷新9个月来的单日涨幅纪录。 2014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北京指出,今后人民币汇率将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汇率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存款利率改革是今明两年金融改革的重点。2014年5月12日,网易等媒体报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延续前两个交易日的跌势,当日下跌44个基点,报6.1625,这也是近8个月来的最低点。受中间价下跌影响,当日的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近100个基点,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也出现小幅贬值。2014年21日-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创下年内新低。自2014年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一改连续近10年的上升趋势,出现急速贬值。截至目前,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3.4%,而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是2.91%,回吐了去年全年的涨幅。 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间价6.3495升值341点,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于6.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并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盘面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1200余基点,跌幅已达1.9%,而自11月底加入SDR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426基点,跌幅为0.67%。离岸人民币贬值更明显。截至12月10日18:3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自11月初以来累计下跌超过2000基点,跌幅超过3.3%;其自11月底以来累计下跌逾880基点,累计跌幅超过1.3%。 2015年12月14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4495元,较前一交易日大跌137个基点,为连续第六天下调,创2011年7月25日以来新低。 2015年12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4757元,较前一交易日再跌131基点,为连续第九日下调。两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继续走弱,其中在岸人民币跌逾100点,并跌破6.48元,收报6.4837元,迎8年来首个十连跌,再创2011年6月以来新低。 2016年2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3. 人民币是如何发展的?

第五套人民币将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与我国传统手工绘制有机结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钞票的设计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突出“三大”,即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额数字,既便于群众识别,又增强防伪功能;二是取消了传统设计中以花边、花球为框的设计形式,整个票面呈开放式结构,增加了防伪设计空间;三是增加了机读技术,便于现代化机具清分处理;四是背面主景设计采取组合风景方式、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技艺,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图纹花边设计既保持了货币的传统风格和特点,又具有防伪功能;五是票面简洁、线纹清晰,色彩亮丽。

人民币是如何发展的?

4. 人民币汇率发展特点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制度、单一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过去10年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同时也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将为周边地区和世界各国提供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投资机会,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事实证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又有利于亚洲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应当长期坚持。我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增强汇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贸易放开经营比较充分,服务贸易比较开放。二是资本项目过度管制得到消除。三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是国家四大宏观调控目标。我们的方针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因此,必须认真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在继续扩大内需、加快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涉外经济政策的调整力度,改善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5. 货币的发展趋势

以中国历史为例,说说货币发展的趋势


文史日更
05月18日
现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即便你使用支付宝、微信,其背后也是货币。

但货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演变。

货币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其稀有性。

货币本身存在,不需要有现实的使用价值,只需要它能够作为一个衡量单位就可以,比如我国古代最早的货币——贝壳以及全球普遍通用的黄金。


在稀有这一方面之外,货币还应该具有便于分割,标准化,便于交换。

在这一方面来说,黄金基本上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因为它质地柔软,便于切割。可是他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他并不标准。

货币发展到这一阶段,对于标准化的要求导致了最早的铜币的出现,我国汉代铸造的五铢钱,就是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货币。五铢钱中的五铢是一个重量单位,实际上就是五铢重量的铜。


当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交换日渐频繁,沉重的铜币逐渐不适合发展,需要相应的纸币就应用而生。

中国最早的纸币是四川的交子,他是一个民间发行的信用货币,他的出现方便了四川地区商人们长途泛用,不用携带数10斤或者上百斤的铜钱。

可是凡是信用货币都牵扯到一个信用问题,纸币的发行最早是民间商人自发发行的纸币,他有一定的保险金,所以信誉上还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


可是后来政府看到有利可图,就将发行纸币的权利收归到了,政府政府滥发纸币,导致纸币信用破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明朝。大明宝钞几乎成为掠夺百姓财富的一种手段。

人类的货币的发展趋势理应是由实物货币向纸币过度,因为实物货币的切割流通十分不方便,而纸币弥补了这一不足。

可是偏偏在中国明朝这种现象出现了反动,也就是逐渐有纸币,又开始变为实物货币,也就是白银。


白银在中国成为流通货币并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在政府指定信用破产的情况下,民间老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自发的使用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直到国民党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这种反常的现象才最终结束。

货币的发展趋势

6. 中国货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核心数据: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人民币外汇储备占比
1、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稳进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超越日元和英镑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于2012年设计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变化趋势来看,2010-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由0.02增长提升至了3.03,处于趋势上升通道。《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达到5.02,同比大幅增长54.20%。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在2020年上半年超过日元和英镑,并连续三个季度在主要国际货币排名中位列第三,但与美元和欧元的国际化指数仍存在较大差距。

——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及占比稳步增长
人民币作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的规模及占比稳步增加。截至目前已有70多家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央行和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规模为2875亿美元,占比2.5%,与2016年加入SDR时相比提高1.4个百分点。


注:内环为2016年第四季度数据,外环为2021年第一季度数据。
2、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晰
中国总体按照“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的路径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中国资本项下不开放、不可兑换的前提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是从双边贸易的结算开始的,人民币周边化进程仍在深入。至今,人民币已初步具备人民币亚洲化的基础条件。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人民币国际化将朝着形成“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新体系方向推进,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将得以强化。

3、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前景广阔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三大投行均认为人民币有望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高盛预计未来5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将上升至6%-7%,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5%-10%;与此同时,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也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也非常看好。前瞻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推进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充分抓住众多历史机遇,晋级世界第三大货币指日可待。

7. 中国货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人民币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数字人民币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国都(300130.SZ)、拉卡拉(300773.SZ)、新大陆(000997.SZ)、恒生电子(600570.SH)、四方精创(300468.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加密货币数量、M0&M2数量、非现金支付规模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普及率,试点城市从“4+1”,扩大到“10+1”,支付场景逐渐延伸丰富。我国为何着力推广数字人民币,以及推广的难度如何?前瞻针对我国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如下分析。
数字人民币有利于维护我国货币主权
目前,全球范围各类加密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大量加密货币均为非金融机构创立,在区块链上发行与交易、具备独立交易价格。
依据Finbold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加密货币数量仅为8000+个规模,到2021年,直接突破16000个,同比增长98.98%。全球性加密货币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对法定货币的地位造成冲击,推出我国法定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是维护我国货币主权的必要手段,
数字人民币利于提振M0活跃度和支付便捷性
随着第三方支付形式的普及率上升,我国纸质人民币的流转率不高,一方面不利于我国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使用活跃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少部分群体(如老年人等)的支付便捷。
截至2021年12月,国内M0规模为9.1万亿元(占M2中的比重仅为3.81%),数字货币的普及能够提升M0的活跃度。
数字人民币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从银河证券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流程图来看,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时,省去了中间客户之间的流转,提升了跨境支付的效率,加强我国货币的主权地位,也相应节省中间费用,减轻对SWIFT体系的依赖,为扩大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创造必要条件。
数字人民币推广可行可控可持续
从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可行性来看,不同于其他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具有先天的用户习惯基础。
2009年以来,我国支付系统中非现金支付规模逐年递增,2020年达到4013万亿元。非现金支付占支付系统的交易金额的比重基本维持在50%左右。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非现金支付规模为3256万亿元,占支付系统的52.4%。
另外,我国发行数字人民币具有坚实的技术、市场、经济以及法律基础。技术保证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市场基础保障数字人民币的可推广性以及推广范围,经济与法律基础保障数字人民币的可持续发展。

整体来看,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其发展对于稳定物价、提升支付效率、增强人民币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我国现有的非现金支付渗透率提升,以及用户、市场、技术等基础均为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人民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货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8. 人民币未来走势如何?

人民币持续升值,未来走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