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2024-05-20

1. 论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的规模和结构是银行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应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资产管理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等三个发展阶段。(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同时,传统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变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金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既吸收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更为科学。

论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2. 论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1)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都在银行管理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主要内容:商业银行应着重资产业务的管理。(2)负债管理理论: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主要内容: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流动性问题、风险控制问题、资产与负债的对称。

3. 商业银行经营学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哪几个阶段

 (1)资产管理(The Asset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

  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的目的。

商业银行经营学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哪几个阶段

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的内容提要

本书是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系统阐述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特点,分析其经营原理,提示其业务运作规律,总结其管理原理与方法。全书共14章,内容涵盖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原理。本书注重结合国际、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改革的现实背景,充分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新动态。特别是本书采取专栏资料形式展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及其背景资料,设计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思考习题,充分反映了该书的应用、实践特色。

5. 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可分为哪三个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可分为以下3个发展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名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一书。
基本观点:
存款是银行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而银行存款的大多数是活期存款,这种存款随时可能被提取,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与商业周转有关的、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有偿性贷款,而不能发放不动产等长期贷款。银行贷款应该以商业行为为基础,以商业票据为凭证。
局限性:
①这种带有自偿特征的放款理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银行长期资金的需求,也限制了银行自身的发展;
②忽视了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充分利用长期负债;
③忽视短期贷款的风险性,且使银行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周期及其带来的风险。
2、资产转移理论
亦称为可转换理论,最早由美国的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
基本观点:
为了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商业银行最好将资金用于购买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这类资产一般具有以下条件:
①信誉高,如国债或政府担保债券以及大公司发行的债券;
②期限短,流通能力强;
③易于出售。
局限性:
①证券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当银根紧缩时,资金短缺,证券市场供大于求,银行难以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顺利出售证券;
②当经济危机发生使证券价格下跌时,银行大量抛售证券,却很少有人购买甚至不购买,这与银行投资证券以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初衷相矛盾。
3、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是一种关于商业银行资产投向选择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
基本观点:
银行的流动性应着眼于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资产的顺利变现,而无论是短期商业贷款还是可转让资产,其偿还或变现能力都以未来收入为基础。只要未来收入有保证就可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局限性:
①把预期收入作为资产经营的标准,而预期收入状况由银行自己预测,不可能完全精确;
②在贷款期限较长的情况下,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到时并不一定具有偿还能力。


扩展资料: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①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
②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
③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即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
各国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付诸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系列模型,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模型、财务规划模型、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与存续期间缺口管理模型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理论

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可分为哪三个发展阶段?

6.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什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什么?国内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现状怎么样?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一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概述      
         运营管理的概念最初是适应工业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企业运营  管理在本质上是指对企业的一系列资源投入转化为用户所需要产出的作业过程实施的组织管理,企业通过运营管理把投入转换成产出,即运营管理是对企业“输入—转化—输出”的作业过程开展具体的选择、设计、组织、控制和更新等管理活动。它与营销、财务共同构成了企业三大核心职能。  
         与工业企业运营管理比较,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也具有以上特征,但是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又与工业企业的运营管理有一些不同:
         (1)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主要是围绕着客户的财富信息进行加工转化,以提供给客户高效、迅捷且无差错的财富信息加工服务,而物料加工服务。
         (2)制造业的运营作业是以产品为中心,而服务业的运营过程是以人为中心的,由于客户感受到的是整体服务要素的集合,因此相关服务资源提供部门的要密切配合协作,确保运作流程的顺利运营。
         (3)由于直接向不同的客户提供接触服务,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作业一方面必须同时考虑客户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另一方面必须考虑要与产品营销密切结合,使得作业流程须具有灵活性和柔性。
         (4)商业银行运营服务过程中人的参与性比例较高,作业流程设计必须要考虑操作风险问题,大量应用信息技术,采用系统管控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涵盖了三大方面的具体问题,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股东创造财富、为自身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全部过程。各家商业银行追求目标侧重点的不同,也因此形成各自不尽相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但运营管理手段作用的经营要素和经营项目却是大体一致的,大致包括了前后台流程再造、后台集中作业、后台集中监督等。 
          二、国内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现状  
         中国商业银行多采用总分行结构。中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中,管理形式包括直线职能制或事业部制,即总行机关属直线型,总行和分行之间属事业部制。这种组织管理结构的形成源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按行政区划和政府层次序列进行分支机构设置,具有明显的与行政体制融合的特性。这种制度的最大优点是有利于规模经营,在更大范围内调配资金,分散风险,但是由于管理层次多,加大了管理难度。而且中国各个商业银行存在典型的集中型行业结构特征。中国的商业银行不论是在资产规模、信贷规模、经营网点的分布,还是在贷款对象方面,都明显呈现出鲜明的集中型的行业结构特征。
         原来的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是以营业网点作业管理为主,即银行各项服务输入输出全部依赖手工,在营业网点处理完成。其后,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使出现了银行的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由此,手工作业改为业务系统网点单机版处理,但仍在网点完成。之后,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运营管理战略及体系的理论创新,国内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不遗余力地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  经验  ,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集约化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业务流程和作业模式进行系统性改革,并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使得运营管理演化模式进一步推进,出现了客户信息在区域内集中加工转化模式,即网点柜面负责录入复核,区域中心服务器负责最终账务处理和数据库管理,实现了区域内通存通兑。
         最终,在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变革双重推进下,运营管理演进模式日臻完善:一方面实现了客户信息由总行一个后台中心集中加工处理,另一方面对于多个业务单元共同需要的多种业务提供集成支持服务。
         通过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运营管理模式的持续累积改进,形成了目前重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运营新模式,极大地增强了银行个体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国内银行业的整体发展。在此改革潮流中,农业银行运营管理改革起步较晚,但由于具有后发优势,起点较高,后台集中作业、集中监控、集中授权等新型运营管理模式正在由试点转向全面推进。 

7.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经营条件的变化,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这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而每个阶段又有不同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1.资产管理理论(三个方面)
商业性贷款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从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进来的存款这一客观事实出发,考虑到保持资产的流动性的要求,主张商业银行只应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即随物资周转发放贷款,待销售过程完成后,贷款会从收入中得到偿还。这种贷款是以商业行为为基础,有真正的商业票据为凭证。商业性贷款即符合银行资产流动性要求,又适当地考虑到了盈利性。而且,由于贷款是随贸易活动伸缩的,不会引起货币和信用膨胀。

转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掌握了一定量的,信誉好,期限短,且易于出售的证券,并在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银行就能维持其经营的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银行资产投向选择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应着眼于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资产的顺利变现,而且商业银行贷款或可转让的资产,其偿还或变现能力都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只要未来收入有保证,即使是长期放款,仍可保持流动性。反之,如果没有未来收入作保证,即使是短期放款,也存在发生坏帐,到期收不回来的可能。因此,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安排贷款的期限、方式,或根据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来选择购买相应的资产。
2.负债管理理论(三个方面)
存款理论:存款理论认为,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资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存款是被动的,从属的,受存款人的意志左右;为了实现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资金运用必须限制在存款的稳定的沉淀额度之内。存款理论强调按客户的意愿组织存款,遵循安全性原则管理存款,根据存款的总量和结构来安排贷款,参考贷款收益来支付存款利息,不主张盲目发展存贷业务,不赞成盲目冒险的获利经营。

购买理论:购买理论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认为银行对负债并非消极被动,无能为力,而完全可以主动出击;银行购买外界资金的目的是保持流动性,银行在负债方面有广泛的购买对象,如:一般公众;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财政机构等等。还有众多的购买手段可以运用,最主要的手段是直接或间接提高资金价格,如高利息、隐蔽补贴、免费服务等高于一般利息的价格。一般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存在着实际的低利率或负利率,或实物资产投资不景气。而此时金融资产投资较为繁荣时,购买行为较为可行。

销售理论:销售理论认为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适合客户的需要,营销这些金融产品,以扩大银行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为此,银行应做到:客户至上,竭诚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善于利用服务手段达到吸收资金的目的,这就是要做到围绕着客户的需要来设计服务,通过改进销售方式来完善服务。最为重要的是,销售观念要贯穿负债和资产两个方面,将资产与负债联系起来进行营销活动的筹划。
3.资产负债理论(四个原则)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资产负债表各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来缓解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达到三性的协调平衡。所谓对称原则,主要是指资产与负债科目之间期限和利率要对称,以期限对称和利率对称的要求来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实现经营上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其基本原则主要有:
(1)规模对称原则。这是指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这里的对称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则,又称偿还期对称原则。银行资金的分配应该依据资金来源的流通速度来决定,即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其相应的计算方法是平均流动率法,也就是说,用资产的平均到期日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动率。如果平均流动率大于1,则说明资产运用过度,相反,如果平均流动率小于1,则说明资产运用不足。
(3)目标互补原则。这一原则认为三性的均衡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补充。比如说,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中,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通过盈利性的提高来补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固守某一目标,单纯根据某一个目标来决定资产分配。而应该将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综合起来考虑以全面保证银行目标的实现,达到总效用的最大化。
(4)资产分散化原则。银行资产运用要注意在种类和客户两个方面适当分散,避免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8.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的核心是( )。

B.政策性原则 
这道目出题人可能脑子有点进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 1、安全性2、流动性3、盈利性
如果是多选题,就应该选A、C、D
但这里是单选题,从题型结构推理,只能选B,
单选一个其他不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