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是何时发射升空的?

2024-05-20

1. 天问一号是何时发射升空的?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
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扩展资料
“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
2月5日20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
此前,天问一号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获取了首幅火星图像。图中,火星阿茜达利亚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亚帕雷利坑,以及最长的峡谷——水手谷等标志性地貌清晰可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是何时发射升空的?

2. 天问一号对中国和世界航天有什么意义?

探测火星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用“荧惑”来描述对它的未知,西方文化也把它想象成了象征着灾祸的战神(Mars/马尔斯)。
人类进入航天时代后,对火星的探测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但也面临着极为残酷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开局就是6次惨烈的失败,直到今天总成功率也仅为一半左右,无论成功与否,每一个任务都造价不菲。
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祝融号着陆火星,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任务难度的新突破,更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的史无前例突破。天问一号的五大科学目标将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打下重要的基础,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对火星研究的丰富补充。宇宙是个联系的整体,通过洞察这颗行星的奥秘,我们也能一探地球的过去和未来,迈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探火任务的难度
尽管人类对火星向往已久,但火星探测并非易事。火星被称为“探测器坟场”,在人类向火星发起的45次挑战中,成功率仅为40%。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副总指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褚英志向记者介绍,探火任务的超高难度,首先来自远距离。“相对于月球,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更远。目前,天问一号在距离地球大约3.5亿公里的地方,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00多倍。”
其次,难度来自温度的变化。褚英志解释说,火星在最低轨道上的光照强度为500多瓦每平方米,仅为地球轨道的一半还不到。“探测器从地球出发,相当于离太阳又远了,接收到的阳光也会逐渐变少。探测器在远赴火星的过程中,像从穿T恤的环境去了需要穿羽绒服的地方。”
同时,光强变弱也意味着发电能力减少。“飞行器接收到的光强会从约1350瓦降到500瓦,减少了一半还多,这种条件下,飞行器还要能够有效发电,发足够的电。”
此外,飞行器还要面对单粒子翻转等无法提前预知的各种问题。单粒子翻转指宇宙中单个高能粒子射入半导体器件灵敏区,使器件逻辑状态翻转的现象。

3. 天问一号的成功显示我国科技的怎样水平?

这次发射的天问1号的技术在世界上算是什么水平?

牛年大年初一官方发布了天问1号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北京时间2021年2月10日19点52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1号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功进入火星引力捕获轨道,开始为期10天的环绕火星飞行。至此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步一起走的第一步环绕,成为我国首颗自主研制的人造火星卫星。在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天问1号将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对着陆点进行探测,预计在2021年五、六月份的时候,着陆器择机登陆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着陆点。



人类探测火星已经有60年,纵观这60年的探索历程,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极为有限。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造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展开对火星更全面地了解。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而我们的天问1号将一次实现环绕、着陆与巡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难度之高。



有人可能会问,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海盗1号着陆器就已经着陆火星了?



不可否认美国的技术,在深空探索领域,美国确实排在第1位,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海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环绕器)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任务。其中轨道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环绕器重2.33吨,登陆器重1.2吨。我们的天问1号火星探测器由1.3吨的着陆与巡视器总重以及1.2吨的环绕器组成,加上2.5吨的推进剂,所以天问1号探测器总重达到了5吨,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重240千克的巡视器(火星车),这要求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对着陆过程要求非常严格,这是当初的海盗1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超高难度的绕落巡一步到位,不可否认,天问1号的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60年历史上复杂度最高的一次。



火星探测器在奔往火星的过程中一直是高速状态,在经过制动之后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在进行着陆之前,需要先将速度降下来,我国根据探月工程积累下来的经验,将通过4个阶段降落到火星表面。第1个阶段是气动减速阶段,需要将探测器的速度从4.8公里每秒钟减速到460米每秒钟,接下来探测器将打开降落伞,将探测器的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每秒钟95米,随后进入到动力减速阶段利用反推火箭产生推力进一步减速,将探测器的速度降低至每秒钟3.6米。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悬停避障阶段,这个过程是在最后剩下的100米位置进行的,这个阶段叫做着陆缓冲段,在这一过程中,探测器将悬停在100米高度的位置对火星表面进行进一步观察,看看火星表面有没有一些大的石头或者坑之类的,有的话需要避开它,以确保安全平稳着陆火星表面,以上的这些操作完全由探测器自主进行。



这一次火星任务是我国完全自主的火星探测任务,第1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在这样高起点高难度的挑战下,一次性完成三大任务,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例。



至于放眼全世界,天问1号的技术水平处于什么地位?我认为如果天问1号绕落巡三步全部圆满成功的话(一定成功!),这个技术水平要比美国的机遇号、勇气号要强一些,但是比好奇号还是要差一些的。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与欧空局、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相比呢?俄罗斯嘛,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测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20多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至于欧空局,欧空局在此之前是有过两次任务,不过两次任务在进行着陆器着陆火星过程中都失败了。就看咱们天问1号的了,成功就是仅次于美国的水准,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完全自主包括测控!

天问一号的成功显示我国科技的怎样水平?

4. 天问一号对中国和世界航天有什么意义?

探测火星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用“荧惑”来描述对它的未知,西方文化也把它想象成了象征着灾祸的战神(Mars/马尔斯)。
人类进入航天时代后,对火星的探测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但也面临着极为残酷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开局就是6次惨烈的失败,直到今天总成功率也仅为一半左右,无论成功与否,每一个任务都造价不菲。
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祝融号着陆火星,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任务难度的新突破,更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的史无前例突破。天问一号的五大科学目标将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打下重要的基础,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对火星研究的丰富补充。宇宙是个联系的整体,通过洞察这颗行星的奥秘,我们也能一探地球的过去和未来,迈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探测历程: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进行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阶段完成了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于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后,对火星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查,探测分析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为着陆火星做准备。
任务实施过程中,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目前,探测器已在太空运行 295 天,距离地球约3.2亿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 环球网-“祝融号”火星车顺利发回遥测信号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5. 天问一号对中国和世界航天有什么意义

天问一号是中国发射的火星登陆器,上有搭载祝融号火星探测车。天问一号的成功,说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跨步,探测能力已经超出地月系。中国航天是世界航天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天提升,利于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有到于世界各国的航天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更利于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和大国的地位提升。中国华夏文明是地球文明的组成部分,从"东方红"人造卫星发射,到神州飞船,到嫦娥号登月、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天宫号太空站的建立,才短短几十年,无不表明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和伟大进步,也预示地球文明跨出太阳系也加快脚步,离反重力设置、量子推进器、曲率飞行还会远吗?

天问一号对中国和世界航天有什么意义

6.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后,中国航天处于世界什么水平?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后,中国航天处于世界什么水平?

7. 我国研发的天问一号能不能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探测器发射到火星表面的国家,如今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这颗红褐色的星球的了解,几乎都来源于美国宇航局一次又一次将火星探测器拍摄到,并予以分析的火星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但多数人毕竟是不劳而获了,如果美国宇航局存有私心,想要隐藏一些关键性的信息,那全人类都终将被蒙在鼓里。虽然不应该以这种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世界各国开启征服并殖民火星的旅程也是迫在眉睫的。
特别是航天科技并没有得到世界公认的印度都已经成功地发射过一颗火星探测器了。别说俄罗斯,我们中国等国家了,尤其是中国,一直被寄予厚望,毕竟中国近几年来在航天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之前中国也一直考虑过要发射火星探测器,但准备的阶段越长,科学家们反而不自信了。但好在2020年7月23号,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跟随着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升空,朝着离开地球并前往火星的轨道而去了。


预计大约在2021年2月份左右到达火星表面。天问一号目前仅仅只在工程开启的初始阶段。科学家们尚且不能保证天问一号是否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仅仅只登陆降临在火星地表,都让科学家们尤为揪心。虽然美国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发射了火星探测器,但这并不代表登陆火星是一个小工程,毕竟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从为有过的尝试。火星是太阳系内跟地球最为相似的一颗岩石行星,虽然质量体积相比地球要更小一点。但火星上同样也存在地壳活动,火星上也有山川流水,火山喷发,峡谷等等。预示着火星在未来很有可能也会朝着一颗生态星球的方向转变。即便不然,科学家们也会尝试将火星改造成人类的第二家园,因此,不论出于哪个角度,人类都终将殖民火星。中国发射第一颗的火星探测器也是情理之中的。


虽说火星距离地球最近距离大约5500万公里,但最远距离却达到了4亿千米。由于火星和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不同,火星围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687天,是地球的一倍。火星和地球每相隔780天左右,才会有最近重合的一次。如若错过一次,也就意味着人类需要再等2年多的时间,才能发射下一颗的火星探测器。而天问一号已经很巧妙地抓住了关键性的时间。天问一号依赖于长征五号遥四火箭的发射速度,得达到32.7千米每秒,才能脱离宇宙第一速度。但探测器在靠近火星轨道时,速度却会逐渐减缓到21.5千米每秒。天问一号不会着急登陆火星地表,会随着火星的轨道环绕一段时间,因此天问一号探测器需要加速至24.1千米每秒。等天问一号习惯了火星轨道的旋转速度,天问一号此时就需要考虑降落到火星地表上了。这对于天问一号来说,才算是真正遇到了麻烦。稍有不当,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历年以来,很多探测器几乎都在这一节点失败。中国航天局必然要吸取前人失败的经历,由于火星和地球之间距离过远,探测器和地面的通讯时长间隔大约为几十分钟,此时依赖于地面的科学家们对天问一号指导何时登陆,降落等都是不切实际的,就只能依靠于天问一号的临时发挥了。这就是科学家们最为担心的,也是最关键,最恐怖的几分钟降落时间了。成败在此一举!
天问一号需要不断地减速,可是火星上的大气层却极为稀薄,大气层能提供给天问一号的阻力有限,天问一号还得依赖于着陆器的隔热大底来减速,隔热大底和降落伞等结构就像是炮灰一样,最终必然会先行一步离开天问一号的着陆器。着陆器在这一阶段的速度从五千米每秒将至几百米每秒。等到降落伞打开时,又会将着陆器的速度从几百米每秒降至100米每秒。等到终于确定无误时,着陆器才会慢慢的软着陆到火星地表上,整个时长大约为七分钟到八分钟左右。

我国研发的天问一号能不能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

8. 天问一号造多长时间?

2016年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批准立项,计划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即2020年首次独立自主开展火星探测。当前,我国正按计划推进该项航天重大工程,瞄准2020年7月将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4]。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此次探测器顺利升空,将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任务将开展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