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商业银行和外国银行

2024-05-20

1. 外资商业银行和外国银行

银监会已批准20家外国银行将其中国境内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其中12家外资法人银行已完成改制并开业,从事全面外汇和人民币业务,包括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  汇丰银行、  渣打银行、  东亚银行、  花旗银行、  恒生银行、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  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  新加坡星展银行、  荷兰银行、  永亨银行、  新加坡华侨银行、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华侨银行  满地可银行
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南商(中国)”】是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银香港")通过其全资附属机构--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简称“南商”)--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商业银行,总部设在上海,目前在国内各大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银行服务。

南商于1949年12月14日在香港开业。开业60余年来,南商始终秉承“以客为先、以礼待人”的服务宗旨,坚持“信誉第一、 服务至上”的原则,立足香港,面向世界,以服务客户为己任。经过60余年的发展,南商已成为一家具有相当经营规模和实 力的香港注册银行,服务网点不仅遍布香港,还延伸至美国三藩市。1982年,南商在深圳经济特区开设分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在内地经营的外资银行。

中银香港于2001年10月1日在香港成立,是香港主要上市商业银行集团之一。中银香港及其附属机构通过设在香港近270家分行、540多部自动柜员机和其他服务及销售管道,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中银香港是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此外,中银香港及其附属机构在中国内地设有25家分支行,为其在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客户提供跨境银行服务。中银香港于2007年获中国人民银行委任为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

外资商业银行和外国银行

2. 外资银行有什么优势

一、产品和品牌优势

1有明确的市场定位,重视产品的创新和引进在科学分析客户和细分市场基础上,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多样化产品,争做市场第一,抢占市场先机。
2重视品牌形象的建设,注重产品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产品在社会公众中的吸引力。

二、营销优势
1针对特定客户群体需要,推出银行产品包装、组合新意念,实行理念营销,更能捕捉客户的心理。如:“储蓄计划”——蓄细待发;“松柏存款”——耕耘多年植根深,松柏存款表您心。 

2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在客户分析系统基础之上,根据客户贡献度不同,提供各种优惠服务,吸引留住客户,包括利率优惠、服务费用优惠、赠送礼品、减免年费、特约商户打折等。实行差异化营销,贡献越大,优惠越多。

三、服务优势

1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服务,以服务质量吸引客户,逐步建立依托理财中心的一站式服务方式

2差别化服务

通过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鉴别客户价值,确定重点服务的客户群体,采取各种营销方式吸引优质客户。
四、信息技术优势

外资银行普遍应用先进的电子和网络技术,大量采用电脑设备和自助终端,如ATM机、存款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无人银行、1人银行等,自助式服务占了银行服务很大的比例,使客户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得到银行服务。
五、人才优势

银行产品日趋同质化,银行竞争差别体现在服务上,谁能为客户提供亲情化、个性化、一站式、全天候的理财服务,谁就将赢得市场。银行的营销走向知识化营销,同质化的理财服务竞争因素之中,人的因素摆在第一位。人力资源的培育和维系机制将成为加入WTO后国内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经营机制优势

目前在国内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不仅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且其经营管理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各外资银行经营策略明确,管理机制灵活,所从事的业务活动商业动机强,不存在困扰国内商业银行的各种顽疾。同时跨国银行的全球化经营方式,也为其优势资源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广阔的伸展空间。

七、风险评估和内控优势

作为从事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各外资银行拥有成熟,完整,高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并能确保各外资银行在高风险和信息化的经营环境中,防范各种金融风险,实现其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目标。加上长期市场风雨的冲击和悠久的跨国经营历史,为其高层管理部门积累了丰富和有效的风险控制经验。

八、创新能力优势

混业经营是当代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潮流,它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同时可大大提高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在中国开业经营的外资银行中,大部分不仅具有混业经营的经验和专门技术,同时也建立了一整套防止和化解混业经营而引发之潜在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此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意识强,在有效防止风险的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并将金融创新能力的高低,作为衡量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各银行在这方面的优势,必然会提高其在华分支机构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

3. 外资银行与四大比较 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呢?

(一)-序 应(水木清华)斑竹之邀,写一些关于在外资银行和四大工作的对比。 
在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由于具体的部门不同,工作是不太相同的,本文只是在总体上对这两类公司做一个比较,纯属个人浅见(但是绝对真实并且不含个人喜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繁忙程度 好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会计师事务所crazilybusy,银行不能说是清闲,只能说是比较正常。事实上确实如此。 
审计部有忙季和淡季,忙得时候天天熬夜到2,3点,没有周末,有时候从一个城市直接飞到另一个城市,在家一天都住不了。淡季的时候很闲,胆子大的不去公司都可以,去了也可以自己看书什么的。所以审计部的好处是:忙得时候挣钱挣假期,闲的时候是复习考试得好时机。税务部没有明显的忙季和淡季,但是一直会很均匀的忙,连续工作到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  
其实在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在税务部,忙不忙和个人性格也是很有关系的(审计部没有选择,一定会忙),也就是说,总的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很忙,但是也有些人是可以几乎天天按时下班的。
通常作associate,是公司里级别最低的,也就是说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可以让你帮他们干活,不过不管是经理还是senior,都会和你很客气的说,“你有时间嘛,能不能帮我一个忙”。这个时候,心软的人即使自己已经忙的要死,也会答应下来,这样苦的是自己,很可能连加班费都没有。有些人就会说自己没有空,经理和senior们通常也不会强求。有些很强硬的associate会死活说自己忙,不接新活,以保证自己可以按时下班。不过如果总说自己忙,别人就不太再会把工作交给你做,evaluation的时候就要自己掂量了。所以如果想做topperformer,拿toppay,以后有机会升经理,就要努力表现,也就很可能是最忙的。当然toppay不是看谁最忙,吃力不讨好的也有的是。 
    (三)-人员构成 
1)男女比例 
这一点上外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几乎一样,都是女多男少(大概男:女是1:3或4),但是级别越高,男的越多(唉,真不公平),最大的老板就几乎全是男的了。 
相对来说,普华算是男性最多的。 
2)员工年龄  因为都是外企,所以都以年轻人为主。相比之下,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构成更为年轻。 
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升一级,如果到senior两三年还生不成经理,估计就要走人了,再加上还没到senior就辞职的,会计师事务所时时保持着年轻人为主。同时因为本身四大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很长,所以三十五岁以上就算是大龄了,而且都是以级别高的manager和partner为主。 
银行相对年龄跨度大一些,虽然也是大部分年轻人,三十好几还做staff的大有人在。因为银行并不希望员工离开银行,所以员工本身没有太大的离开公司的压力,加上工作并不太繁忙,工作时间长了的员工也并不很愿意离开银行。  
3)员工级别 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associate,senior,manager,partner德勤在associate和senior之间还有一个consultant的级别,毕马威是associate三年,之后就是assistant manager,实质上是senior,assistant manager二三年后升manager。   
manager有大有小,与业绩和做经理的年头有关。但是不同级别的manager都是manager,都是report给partner,除了工资的差别,并不存在管辖关系,也就是说最大的manager也没权利管即使最小的manager,除了senior manager,所有的manager在对外的title上都一样,都是经理。 
外资银行:staff和executive 
staff是一般的职员,但是staff又分好几级,要一级一级得升。 
executive就是一般所说的经理,有权签字和作决定。但是executive的级别分得非常细,不同级别的经理直接存在的管辖关系,一级管一级,级级相扣。  
4)外籍员工 外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一样,虽然母公司可能是欧美的,但是其实大部分大陆的公司都是香港来管,因而大老板一般都是香港人,大的老板全是外籍,中方员工很少。这里的外籍指的主要是香港人,有一些东南亚的。欧美外籍也有,但是很少。 
四大来说德勤的外籍最少,因为德勤德全球战略之一就是localization,因而相比之下,员工升值做经理和合伙人的可能性更大。安永有很多香港经理。普华的香港和东南亚经理也很多的。
(四)-收入 我想可能大家比较知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工资情况,但对外资银行的工资状况不特别了解。 
1)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工资不算高。特别是前两年,通常没有一般好一点的外企高。 
审计部的工资加上加班费和差补,忙季的时候即使第一年的员工每个月拿一万多也是很普遍的,不过真的是拿大把的青春换来的。我知道有些在前aa工作不到两年的员工,就已经在四惠买房子了。所以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工作,挣钱这方面还是很吸引人的。 
但是我个人觉得会计师事务所的senior级别的基本工资算是高的了,一般基本工资有一万多。跳槽过来的senior如果有本事,和老板谈个月薪两三万也是有的(赶上经理了,不过这种情况较少)。 
2)外资银行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人会觉得外资银行是一个高工资的地方,事实上外资银行的薪水是比会计师事务所少的。不算加班等收入,仅仅工资这一项,外资银行级别较低的经理还没有会计师事务所的senior(特别是seniorII)拿得多(不过也没有会计师事务所那么忙)。一般的staff和会计师事务所的associate的基本工资差不多。 3)加班费 会计师事务所的加班费不一定是加几个小时班就有几个小时的加班费,下班后的工作到底多少能算作加班拿加班费,要看为什么客户加班,这个客户给的服务费多不多,也要看这个客户的经理手松手紧,会批多少加班(因为员工的加班是要直接作为主管经理的成本的,因而有的经理并不希望员工经常加班,所以是否愿意批准员工的加班大家就自己推理吧)。据我所知普华的加班基本是加多少拿多少(不过好像普华的senior就没有加班费了,记不太清了);毕马威以前还可以,现在据说有了新的加班政策,加班的总小时数减20为实际的发到手的加班费,也就是说每个月加班少于20小时不算加班,加班如果50小时(前提是经理批准过的),最后发30小时的加班费,反正是加班比以前严了;德勤就更别提了,全看客户了,加班很没保障,安永的情况不太清楚。 
外资银行这点最好,加班几乎全是加几个小时拿几个小时的加班费。员工加班到7点钟,这种在会计师事务所根本算不上加班的加班,在外资银行也可以照实拿加班费的。因为经理是没有加班费的(事务所的经理也一样没有),所以有的级别高的员工加上加班费,有时挣的比级别低的经理都多。 
4)出差补助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员工,出差补助是一项很大的收入,但是这项收入现在也缩水了。 
外资银行的出差机会非常少。 
5)工资涨幅 都是一年一涨。会计师事务所工资涨的比较多,特别是junior到senior,senior到manager这种跨级的,涨的就更多,每年涨百分之十几的,百分之五十的,甚至工资翻倍的也是有的。外资银行也是升级了涨的多一点,但是升级不像会计师事务所那样一年一升有规律,有时干了几年也不升,因而一般涨的较少,也就是个通货膨胀率,百分之几吧。 6)奖金 事务所的staff没有奖金,经理有奖金,合伙人应该有奖金和分红。经理的奖金和业绩挂钩。外资银行各有不同,汇丰好像没奖金,恒生好像是有奖金的。 7)小结 总的来说,事务所的associate和外资银行的一般staff工资差不多,但是事务所的有加班和差补,因而总收入多得多。事务所升级有规律,工资每年涨的多,因而senior比外资银行的小经理挣得多。两个地方级别高的经理挣的就差不太多了。

外资银行与四大比较 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呢?

4. 外企和外资银行哪个更有发展潜力

第一, 银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high profile 高要求,但是强度也相对大,不管是外资还是中资银行都比较注重形象,因为对于个人一招也有一定要求;
 
第二, 外企也是个很大的词汇,所有非中资的企业都可以叫外企。事实上,外企和外资移行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第三;如果你的语言有天赋,那么你只是具有和别国人交流的条件,并不代表能很好的交流。没有交流的实质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四,建议懒熊树袋先做好职业规划,选择一下自己的职业倾向再做决定。如果都有机会,你对金融有兴趣,可以考虑银行,( 外资也有很多与投资有关的企业);总之,除了语言最好有一技之长和自我定位,才能更好就业。
 
祝你好运!

5. 外资银行与四大比较 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呢?

(一)-序 应(水木清华)斑竹之邀,写一些关于在外资银行和四大工作的对比。 
在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由于具体的部门不同,工作是不太相同的,本文只是在总体上对这两类公司做一个比较,纯属个人浅见(但是绝对真实并且不含个人喜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繁忙程度 好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会计师事务所crazilybusy,银行不能说是清闲,只能说是比较正常。事实上确实如此。 
审计部有忙季和淡季,忙得时候天天熬夜到2,3点,没有周末,有时候从一个城市直接飞到另一个城市,在家一天都住不了。淡季的时候很闲,胆子大的不去公司都可以,去了也可以自己看书什么的。所以审计部的好处是:忙得时候挣钱挣假期,闲的时候是复习考试得好时机。税务部没有明显的忙季和淡季,但是一直会很均匀的忙,连续工作到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  
其实在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在税务部,忙不忙和个人性格也是很有关系的(审计部没有选择,一定会忙),也就是说,总的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很忙,但是也有些人是可以几乎天天按时下班的。
通常作associate,是公司里级别最低的,也就是说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可以让你帮他们干活,不过不管是经理还是senior,都会和你很客气的说,“你有时间嘛,能不能帮我一个忙”。这个时候,心软的人即使自己已经忙的要死,也会答应下来,这样苦的是自己,很可能连加班费都没有。有些人就会说自己没有空,经理和senior们通常也不会强求。有些很强硬的associate会死活说自己忙,不接新活,以保证自己可以按时下班。不过如果总说自己忙,别人就不太再会把工作交给你做,evaluation的时候就要自己掂量了。所以如果想做topperformer,拿toppay,以后有机会升经理,就要努力表现,也就很可能是最忙的。当然toppay不是看谁最忙,吃力不讨好的也有的是。 
    (三)-人员构成 
1)男女比例 
这一点上外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几乎一样,都是女多男少(大概男:女是1:3或4),但是级别越高,男的越多(唉,真不公平),最大的老板就几乎全是男的了。 
相对来说,普华算是男性最多的。 
2)员工年龄  因为都是外企,所以都以年轻人为主。相比之下,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构成更为年轻。 
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升一级,如果到senior两三年还生不成经理,估计就要走人了,再加上还没到senior就辞职的,会计师事务所时时保持着年轻人为主。同时因为本身四大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很长,所以三十五岁以上就算是大龄了,而且都是以级别高的manager和partner为主。 
银行相对年龄跨度大一些,虽然也是大部分年轻人,三十好几还做staff的大有人在。因为银行并不希望员工离开银行,所以员工本身没有太大的离开公司的压力,加上工作并不太繁忙,工作时间长了的员工也并不很愿意离开银行。  
3)员工级别 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associate,senior,manager,partner德勤在associate和senior之间还有一个consultant的级别,毕马威是associate三年,之后就是assistant manager,实质上是senior,assistant manager二三年后升manager。   
manager有大有小,与业绩和做经理的年头有关。但是不同级别的manager都是manager,都是report给partner,除了工资的差别,并不存在管辖关系,也就是说最大的manager也没权利管即使最小的manager,除了senior manager,所有的manager在对外的title上都一样,都是经理。 
外资银行:staff和executive 
staff是一般的职员,但是staff又分好几级,要一级一级得升。 
executive就是一般所说的经理,有权签字和作决定。但是executive的级别分得非常细,不同级别的经理直接存在的管辖关系,一级管一级,级级相扣。  
4)外籍员工 外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一样,虽然母公司可能是欧美的,但是其实大部分大陆的公司都是香港来管,因而大老板一般都是香港人,大的老板全是外籍,中方员工很少。这里的外籍指的主要是香港人,有一些东南亚的。欧美外籍也有,但是很少。 
四大来说德勤的外籍最少,因为德勤德全球战略之一就是localization,因而相比之下,员工升值做经理和合伙人的可能性更大。安永有很多香港经理。普华的香港和东南亚经理也很多的。
(四)-收入 我想可能大家比较知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工资情况,但对外资银行的工资状况不特别了解。 
1)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工资不算高。特别是前两年,通常没有一般好一点的外企高。 
审计部的工资加上加班费和差补,忙季的时候即使第一年的员工每个月拿一万多也是很普遍的,不过真的是拿大把的青春换来的。我知道有些在前aa工作不到两年的员工,就已经在四惠买房子了。所以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工作,挣钱这方面还是很吸引人的。 
但是我个人觉得会计师事务所的senior级别的基本工资算是高的了,一般基本工资有一万多。跳槽过来的senior如果有本事,和老板谈个月薪两三万也是有的(赶上经理了,不过这种情况较少)。 
2)外资银行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人会觉得外资银行是一个高工资的地方,事实上外资银行的薪水是比会计师事务所少的。不算加班等收入,仅仅工资这一项,外资银行级别较低的经理还没有会计师事务所的senior(特别是seniorII)拿得多(不过也没有会计师事务所那么忙)。一般的staff和会计师事务所的associate的基本工资差不多。 3)加班费 会计师事务所的加班费不一定是加几个小时班就有几个小时的加班费,下班后的工作到底多少能算作加班拿加班费,要看为什么客户加班,这个客户给的服务费多不多,也要看这个客户的经理手松手紧,会批多少加班(因为员工的加班是要直接作为主管经理的成本的,因而有的经理并不希望员工经常加班,所以是否愿意批准员工的加班大家就自己推理吧)。据我所知普华的加班基本是加多少拿多少(不过好像普华的senior就没有加班费了,记不太清了);毕马威以前还可以,现在据说有了新的加班政策,加班的总小时数减20为实际的发到手的加班费,也就是说每个月加班少于20小时不算加班,加班如果50小时(前提是经理批准过的),最后发30小时的加班费,反正是加班比以前严了;德勤就更别提了,全看客户了,加班很没保障,安永的情况不太清楚。 
外资银行这点最好,加班几乎全是加几个小时拿几个小时的加班费。员工加班到7点钟,这种在会计师事务所根本算不上加班的加班,在外资银行也可以照实拿加班费的。因为经理是没有加班费的(事务所的经理也一样没有),所以有的级别高的员工加上加班费,有时挣的比级别低的经理都多。 
4)出差补助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员工,出差补助是一项很大的收入,但是这项收入现在也缩水了。 
外资银行的出差机会非常少。 
5)工资涨幅 都是一年一涨。会计师事务所工资涨的比较多,特别是junior到senior,senior到manager这种跨级的,涨的就更多,每年涨百分之十几的,百分之五十的,甚至工资翻倍的也是有的。外资银行也是升级了涨的多一点,但是升级不像会计师事务所那样一年一升有规律,有时干了几年也不升,因而一般涨的较少,也就是个通货膨胀率,百分之几吧。 6)奖金 事务所的staff没有奖金,经理有奖金,合伙人应该有奖金和分红。经理的奖金和业绩挂钩。外资银行各有不同,汇丰好像没奖金,恒生好像是有奖金的。 7)小结 总的来说,事务所的associate和外资银行的一般staff工资差不多,但是事务所的有加班和差补,因而总收入多得多。事务所升级有规律,工资每年涨的多,因而senior比外资银行的小经理挣得多。两个地方级别高的经理挣的就差不太多了。

外资银行与四大比较 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呢?

6. 国有银行比城市银行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又有哪些?

一、 国营银行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国营银行的优点:创新。记得中国农业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张军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么一句话“由于在机构、网络、客户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国有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国营银行在创新方面与其他的银行相比具有很好的天然优势。事实表明,和其他的外资银行相比,金融创新是一大重点,创新的能力不足一直都困惑着中资银行,想到了很多办法去处理这一问题,所以来说,金融的创新是所有国有银行以及全国内银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解决了行的创新,就解决了银行的发展问题,国营银行因为有创新的优势,所以发展的比较迅速。 专家张军洲在刊物上表明,无论是在银行经济的稳定发展方面,还是银行业自身都是不能离开金融创新这一重要的发展方向的,但创新也是有很多要求的,首先创新必须是全面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工具以及产品的创新,它包括架构、人才、金融管理、监管、游戏规则等多个方面,单一的创新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只有结合起来共同创新银行的发展才可能持久,才能长效。从现在的形式上来看,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改革逐步完善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比如说在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风险防范机制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从这些方面上来讲,表明我国银行也的发展是有利的,虽然是向好的方向上发展,但是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任重而道远,所以还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在服务和经营水平方面得到提升。  国营银行的劣势 首先,国营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相比,国营的经营手段比较繁琐,决策链比较长。 当市场进行变化时,国营银行不能迅速的作出反应,这必然会给银行带来不良的影响。其次,国营银行的分支结构比较多导致不好控制,另一方面,分值结构多必然导致成本的升高,需要的投资也就多,每年都需要国家的扶持。

7. 地方性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较,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

  地方银行就是在当地比较有优势的,本地的人有很多都存入当地的,国有银行就是全国性的,做的很大,存取款都很方便的。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指业务范围受地域限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虽然今年来我国地方商业银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在资产规模、机构数量和人员总数等方面还远不能同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指业务范围受地域限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城市信用合作社。

地方性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较,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

8. 为什么外资银行难进入中国市场

最主要的问题是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辐射能力弱,覆盖范围小,区域集中,服务对象窄
1.外资银行人民币来源渠道过于狭小和单一,难于确保业务的正常、安全地开展
2.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会对国内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目标提出严峻挑战
3.我国对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监管还很不完善
4.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没有稳妥的市场退出机制